一. 如果妳始終把理論當"理論"學,當然學起來沒意義。不管你正在學什么樂理,請把兩句黃金前提復誦一次。
1.為什么?
2.怎么用?
比如順階和弦為什么是那七個和弦?因為它是依據調性音階編排,為了吻合該調風格,使用這七組和弦適當、安全。這就是我說的不要死背,要知道"為什么"。那"怎么用"呢?比如你可以用這七組和弦抓歌的級數進行,原則上曲子不要太復雜,抓個7成不是問題。對音感不好必須慢慢聽、慢慢試的人來說不是一大福音嗎。所以當你學習到任何觀念,都去思考這兩個問題,就不會覺得沒意義了…例如:平行調?用在哪?在歌曲里會表達什么情緒...?
掛留和弦?用在哪?在和弦里是什么感覺...?調式音階?用在哪?在旋律可以如何應用...?想想,若老師在上這些無聊課題時,你都能知道怎么融入在你偉大的創作...那每上一次課,就增加一把武器可以作戰,豈不很棒!!
二. 學樂理前先建構知識骨架。
理論發展常常一不小心就擴散太多,易于紙上談兵,雜亂無章,一些樂理書講的東西太繁瑣,東一塊西一塊,當然看不懂…
所以要先回到基本面,把簡單主概念弄懂,
學習更復雜的東西時才知道是哪一塊在衍伸。
現在是網絡學習時代,傳統的照單全收師徒制漸漸式微,很多延伸的血肉學問可以在網絡學習,但前提是你要先有骨架知識才能好吸收。
三.真的不學樂理會怎樣?
其實是不會怎樣,很多音樂家,創作藍調/爵士的黑人也不會樂理,他們僅靠口耳傳遞,感官捕捉學習…但你試想一個問題,我們在學習中文時并沒有文法的概念,外國人學習中文卻有,英文反之(老外也不知道什么是文法),那是我們從小耳濡目染,用生活、日常對話不斷來回練習學成,除非你有辦法把音樂融入你所有的日常生活,每天都在Jam、都在玩、都在練習、使用…不然透過樂理的學習還是相對有效率的(尤其初期)。
二種情況是,你是天才!你內含的基因生下來就是音感好、節奏感好,我真的看過這種人,他們可以完全跳過樂理這階段直接進入音樂狀態。
咨詢服務熱線:
150-0238-8331
186-2811-0311
掃一掃關注我們